镇江和芜湖哪个更宜居一些?
镇江和芜湖我都去过几次,两者都是长江中下游城市,气候上都差不多,都是闻名的鱼米之乡。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,镇江要比芜湖更宜居。
(以下图片本人手机实拍)
(濒临扬子江,有一条风光大道)
镇江,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一座山水园林城市。它的城区不大,没有过多地追求城市化的进程,生活节奏也比较缓慢,空气质量也比较好。这里的基础设施都不错,医院、学校、商业广场、公共交通系统很发达。而且,镇江没有过多的工业,绿化效果特别好,距离长江特别近。
(没事可以去爬爬焦山)
镇江,面积小,GDP体量小,但人均GDP比较高。房价不高,它的交通也比较发达,有高铁站镇江站,是京沪、沪宁线上的一等站。去南京、常州、无锡在半小时以内,去苏州、上海在一小时内。办事、旅游都很方便。
镇江本身景点也很多,作为本地市民也有相应的***。而且,都在城区内,坐公交很方便。有金山寺、北固山、焦山、南山、西津渡、镇江博物馆、沈括故居等。镇江离扬州也只有一江之隔,可以在金山寺坐公交车直接到扬州瘦西湖,历时1h,票价10元。
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、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。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,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不仅是“甘露寺刘备招亲”,“白娘子水漫金山”等传说的发源地,也是《文心雕龙》、《昭明文选》、《梦溪笔谈》等巨著的诞生地。“何处望神州,满眼风光北固楼”,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,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”,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句,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;
芜湖是我国著名的“四大米市”之一,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,是安徽省的经济、文化、交通、政治次中心,是***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、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。芜湖,南唐时即“楼台森列,烟火万家”,已是繁华的市镇,明代时期芜湖港开辟,清代时期形成巨大的米业市场,为“四大米市”之首。
不过经济实力,镇江可以用2014的人均GDP摆平2017的芜湖,如下:
镇江三山,西津渡,镇江博物馆附近的景点介绍的文章很多,也很好,其实镇江还有一处非常优美的景点且面积广大,典故很多,那就是镇江的南山!招隐寺,竹林寺,高祟寺,鹤林寺,圆通寺,其中鹤林寺是镇江最古老的寺院。已经修了好几年至今未完工。唐朝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:终日昏昏醉梦间,忽闻春尽强登山。因过竹院逢僧话,偷得浮生半日闲。有闲之人不妨游览一下。限于手机字小,篇幅有限,不多写]。
问题是两市谁更宜居?我要告诉你除了经济总量,人均GDP,人均收入,芜湖比镇江都差很远,具体数据可查。从宜居来看无论从经济,文化,交通,医疗,教育,城市建设芜湖与镇江都不可比,镇江除了是全国的文明城市,双拥模范城,旅游城市,山林城市,医疗改革试点城,海绵城市,社会治安全国名列前矛。当然芜湖也属宜居城市,但综合方方面面芜湖不如镇江。
安徽低保标准每月多少?
安徽省各地区最低生活标准在860-1260之间浮动。
合肥市市区1260元,县城930元, 淮北市市区1040元,濉溪县860元; 蚌埠市市区1040元,县城930元。;淮南市山区1040元;马鞍山市市区1040元,县城860元。芜湖市市区1040元,县城930元。;铜陵市市区1040元,铜陵县860元; 宣城市市区1040元 亳州市:市区930元,蒙城县、涡阳县、利辛县860元; 宿州市市区930元; 阜阳市市区930元;滁州市市区930元;六安市市区930元; 池州市市区930元;安庆市市区930元;黄山风景区930元。
安徽省各地区最低生活标准有所不同,在860-1260之间浮动。具体情况如下:
合肥市市区1260元,县城930元; 淮北市市区1040元,濉溪县860元; 蚌埠市市区1040元,县城930元。;淮南市山区1040元;马鞍山市市区1040元,县城860元。
芜湖市市区1040元,县城930元。;铜陵市市区1040元,铜陵县860元; 宣城市市区1040元 亳州市:市区930元,蒙城县、涡阳县、利辛县860元; 宿州市市区930元; 阜阳市市区930元;滁州市市区930元;六安市市区930元; 池州市市区930元;安庆市市区930元;黄山风景区930元。
7月20日,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,今年上半年,安徽省创新机制,加大社会救助力度,城乡低保保障水平继续提升。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446元,农村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257元,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8.5%和11.17%。
截至6月,安徽全省城市居民月享受低保人数68.6万人,农村低保当月保障对象1***.66万人。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446元,人均月补差335元,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.5%和9.1%;农村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257元,人均月补差150.5元,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.17%和12.06%。确保资金投入的同时,安徽省健全社会救助运行机制,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,构建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。目前,安徽省民政厅、省公安厅已签订信息共享协议。